贵州生活网

北宋统治的腐败与改革的建策(6)

上回说到了宋朝在对西夏作战时,除了募兵外,还在农民中强抽乡兵

北宋统治的腐败与改革的建策(6)

西夏

梅尧臣所作《田家语》中如此描述抽丁的情况:“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。”据诗序说:“主司多媚上,……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。”所记当近事实。韩琦在陕西大量招兵,自称他的功绩是“一人充军数口之家得以全活”。

事实却恰好相反:大量募兵和大量抽丁的结果,民间丁壮越来越少,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严重困难,挣扎在死亡线上。

庞大腐败的官僚机构

北宋统治的腐败与改革的建策(6)

北宋腐败

宋朝统一后,旧官加新官,已经形成为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。真宗以后,官员不断增加,机构更加庞大。科举取士越来越多。1000年(咸平三年),真宗下诏说:“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。”

但这年,真宗亲试举人,仍取进士诸科(包括屡试不中者)共1800多人。仁宗一朝,十三次科举,取进士4000多人,诸科5000多人。中举者都陆续加入各级官员的行列。科举以外,还有所谓的“恩荫”法。

北宋统治的腐败与改革的建策(6)

恩荫法

皇族宗室官僚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,数量极大。皇族总是原来七岁时即授官,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,仍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。有的大臣提出建议,改为五岁授官食禄,但遇节日郊祀,还可有例外。

1047年一年,但是属籍皇族授官的就有1000多人。皇后、皇太后、太皇太后家族也都授官。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,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,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。此外,还有多种授官法。遇到灾荒,地主如肯开仓出粮,按出粮多少授官。

本文作者:史与故事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708474994726273547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